毛囊炎通常不会传染给他人。毛囊炎主要由细菌、真菌感染或物理化学刺激引起,多数情况下不具备人际传播的特性。
细菌性毛囊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表现为红肿丘疹或脓疱。此类毛囊炎通常因皮肤屏障受损或局部卫生不良导致,病灶接触他人健康皮肤时,若对方无皮肤破损或免疫力正常,一般不会发生传染。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降低继发感染风险。
真菌性毛囊炎:
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可能引起胸背部密集小丘疹。真菌虽可通过共用毛巾等物品间接传播,但健康人群皮肤微生态平衡时极少被传染。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需警惕真菌过度繁殖,建议单独使用洗浴用品并定期消毒。
特殊注意事项: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化疗后人群,接触病原体后感染风险略高于常人。护理此类患者后应彻底洗手,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造成皮肤微小创伤的物品。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场所需注意器械清洁,湿热环境可能增加病原体存活时间。
毛囊炎患者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度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有助于皮肤修复,可食用胡萝卜、深海鱼等食物。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脓液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