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病毒性结膜炎是什么意思

2025-11-03

2043次浏览

病毒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症,主要表现为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病毒性结膜炎可能由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具有较强传染性。

功能主治:抗病毒药。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用法用量:滴人眼睑内,每2小时一次。

1、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是引起病毒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常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患者可出现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样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腺病毒性结膜炎具有高度传染性,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流行。治疗以局部冷敷、人工泪液等对症处理为主,严重时可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

2、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性结膜炎多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临床表现包括眼睑疱疹、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浸润等。该类型结膜炎容易复发,可能引起角膜瘢痕影响视力。治疗需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严重病例需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

3、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起病急骤,表现为眼痛、畏光、结膜下出血等。该病传染性极强,可通过接触传播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流行。治疗以局部使用干扰素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为主,同时需注意隔离防止传播。患者应避免揉眼,使用单独毛巾等个人物品。

4、传染性特征

病毒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眼睛。潜伏期通常为1-2天,患者在症状出现前后均具有传染性。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不共用毛巾、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需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

5、并发症风险

病毒性结膜炎可能并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眼部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若出现视力模糊、剧烈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病程一般持续2-3周,部分类型可能反复发作,需长期随访观察。

病毒性结膜炎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导致病情加重或传播。使用医生处方的眼药水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减用药。饮食上可适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等,有助于促进眼部组织修复。患病期间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减少眼部刺激。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家庭成员应注意隔离措施,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枕套等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