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为什么会得慢性肝衰竭

2025-04-03

213次浏览

慢性肝衰竭可能由长期酗酒、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进展、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治疗方式包括戒酒、抗病毒治疗、停用肝毒性药物、代谢干预、免疫抑制剂使用等。

1、酗酒损伤: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戒酒是首要措施,需配合维生素B族补充及营养支持,严重者需肝移植评估。

2、肝炎病毒: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发肝纤维化,与病毒载量高、免疫清除不足有关。抗病毒治疗可选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需定期监测病毒学指标。

3、药物毒性: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或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等引发肝细胞坏死。立即停用可疑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重症需人工肝支持治疗。

4、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为肝硬化,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相关。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关键,可尝试二甲双胍、维生素E等代谢调节剂。

5、自身免疫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导致胆管破坏。熊去氧胆酸可改善胆汁淤积,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适用于活动性肝炎患者。

慢性肝衰竭患者需严格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1.2-1.5g/kg体重,限制钠盐在2g以内。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可改善代谢,但肝硬化失代偿期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腹部超声,出现意识改变或腹水加重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疾病焦虑,肝移植评估应在终末期前启动。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