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通过过敏原检测、鼻内镜检查、血液检查、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孢子、食物过敏原等因素引起。
1、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明确过敏原类型。皮肤点刺试验将微量过敏原提取液刺入表皮,观察局部红肿反应;血清检测通过抽血分析IgE抗体水平。常见过敏原包括蒿草花粉、屋尘螨、猫毛等。
2、鼻内镜检查:
纤维鼻咽镜能直观观察鼻黏膜苍白水肿、清水样分泌物等典型改变。检查可见下鼻甲肥大、中鼻道息肉样变,严重者伴鼻中隔偏曲。该检查可评估鼻腔结构异常与炎症程度。
3、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能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总IgE水平常超过100IU/ml。合并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多,IgG4升高提示慢性炎症。需排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全身性疾病。
4、鼻分泌物涂片:
取鼻腔分泌物染色镜检,嗜酸性粒细胞占比超过5%具有诊断意义。急性期可见大量嗜碱性粒细胞,合并感染时发现中性粒细胞。该方法快速简便但特异性较低。
5、影像学检查:
鼻窦CT能清晰显示筛窦、上颌窦黏膜增厚及息肉形成,排除鼻窦炎、鼻息肉等并发症。MRI适用于评估颅底病变,儿童患者建议选择低剂量CT扫描。
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滋生。饮食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适量补充维生素C、Omega-3增强免疫力。鼻腔冲洗可选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运动选择游泳等室内项目减少花粉接触。症状持续加重或伴哮喘发作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