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晚期可通过药物治疗、腹水管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和肝移植等方式干预。病情已进入失代偿期,需多学科综合治疗。
1、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控制乙肝病毒复制,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降低门静脉压力。需注意晚期患者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需严格监测肝功能调整剂量,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2、腹水管理:
限制钠盐摄入配合利尿剂螺内酯联合呋塞米使用,顽固性腹水需行腹腔穿刺放液。每放出1升腹水补充6-8克白蛋白,预防循环功能障碍。反复大量腹水者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3、营养支持:
每日热量摄入需达35-40kcal/kg,蛋白质1.2-1.5g/kg预防肌肉减少症。夜间加餐可改善氮平衡,支链氨基酸制剂能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严重营养不良需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4、并发症防治: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首选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口服乳果糖及利福昔明调节肠道菌群。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经验性使用头孢三代抗生素。
5、肝移植评估:
符合米兰标准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移植评估,Child-Pugh C级或MELD评分≥15分是主要指征。移植前需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态,戒酒至少6个月。活体肝移植可缩短等待时间。
肝硬化晚期患者需保证每日30-40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蛋清及乳清蛋白。限制钠盐在2g/日以下,适量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进行阻力训练维持肌肉量,避免跌倒风险。每日监测体重、腹围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加入病友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出现意识改变、呕血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