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地喹氯铵含片。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因和症状决定,细菌感染需抗生素,疼痛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局部不适可用含片缓解。
1、抗生素:
细菌性咽喉炎需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头孢克洛是常用选择。阿莫西林对链球菌感染效果较好,头孢克洛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前需明确细菌感染证据,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抗生素疗程通常为7-10天,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2、解热镇痛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咽喉炎引起的疼痛和发热。布洛芬具有抗炎作用,适合炎症明显的患者;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刺激较小。这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症状缓解后应停药。用药期间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药物叠加使用。
3、局部含片:
地喹氯铵含片能直接作用于咽喉部位,缓解局部疼痛和不适。含片中的抗菌成分对轻度感染有一定效果,使用方便且副作用小。含片不宜过度使用,每日不超过推荐量。儿童使用时需防止误吞,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型。
4、中成药:
部分中成药如银黄含片、蓝芩口服液对咽喉炎症状有缓解作用。这类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合轻症患者或辅助治疗。使用中成药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特殊体质者用药前应咨询中医师。
5、抗过敏药:
过敏性咽喉炎可考虑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这类药物能减轻咽喉部黏膜水肿和瘙痒感,适合由过敏原引发的症状。使用期间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必要时配合环境控制措施。嗜睡等副作用需注意,驾驶员等慎用。
咽喉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日常护理同样重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刺激。饮食宜清淡,多饮温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休息,减少用嗓,戒烟限酒。盐水漱口可清洁口腔,缓解不适。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预防方面,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慢性咽喉炎患者需排查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等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