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生儿体温高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环境温度、补充水分、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新生儿体温升高可能由环境过热、脱水、感染、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环境温度过高或包裹过厚易导致体温升高。解开过多衣物,用温水37℃左右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体温未降至38℃以下需结合其他措施。
2、环境调节:保持室温在24-26℃,湿度50%-60%,避免阳光直射婴儿床。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冷风直吹,监测温湿度计数据。夏季可间隔2小时测量体温,冬季适当减少包裹层数。
3、水分补充:母乳喂养者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在两餐间喂5-10ml温水。观察尿量每天应达6-8次,尿色清亮。脱水热患儿可遵医嘱口服补液盐,每次喂食量不超过5ml。
4、症状鉴别:感染性发热多伴有拒奶、嗜睡、皮疹或抽搐,体温常超过38.5℃。代谢异常表现为皮肤花纹、肌张力改变,中枢性发热伴随前囟膨隆。记录发热时间、最高温度及用药反应。
5、医疗干预:体温持续超过38℃伴精神萎靡,需排除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等急症。细菌感染常用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等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支持为主。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惊厥发作时需苯巴比妥镇静。
新生儿发热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测量体温4-6次。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使用退热贴等可能引起过敏的降温产品。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暂停海鲜等易致敏食物。体温正常后继续观察48小时,出现反复发热或喂养困难需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