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附睾梗阻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大

2025-04-26

389次浏览

尿道狭窄通常无法自愈,可通过尿道扩张术、尿道成形术等方式治疗。尿道狭窄可能与外伤、感染、医源性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症状。

尿道外伤是常见诱因,骑跨伤或骨盆骨折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损伤。急性期需留置导尿管减少瘢痕形成,恢复期可尝试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淋球菌性尿道炎未规范治疗易引发狭窄,支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黏膜纤维化。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排尿后清洁会阴部。

导尿管长期留置或膀胱镜操作不当会造成机械性损伤。选择硅胶材质导尿管可降低刺激,术后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解排尿不适。

尿道瓣膜病等先天疾病可能引起进行性狭窄。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尿流率检测,严重时需采用冷刀内切开术治疗。

尿道结核或放射性炎症会导致管壁僵硬狭窄。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通常伴随低热、盗汗症状。需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

建议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术后康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定期复查尿道造影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尿潴留或反复尿路感染时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