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湿疹可挂皮肤科或耳鼻喉科就诊,皮肤科擅长皮肤炎症性疾病诊疗,耳鼻喉科熟悉耳部解剖结构及局部治疗操作。
皮肤科医生通过皮肤镜观察湿疹形态特征,典型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渗出倾向。常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软膏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严重者配合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需与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进行鉴别诊断。
耳鼻喉科采用耳内镜评估外耳道受累范围,清除痂皮后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合并中耳炎时需同步处理,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专业器械操作可精准处理耳道深部病变。
慢性反复发作建议检测血清IgE或斑贴试验,常见诱因包括洗发水成分、金属耳饰、泳池消毒剂等。回避过敏原后,配合冷敷可缓解瘙痒症状。
保持耳道干燥,沐浴时使用防水耳塞。棉签仅清洁耳廓避免损伤皮肤屏障,瘙痒时可用冷藏生理盐水湿敷。选择无香料护肤品,避免抓挠继发感染。
顽固性病例需皮肤科与耳鼻喉科协同治疗,皮肤科控制全身过敏状态,耳鼻喉科处理局部继发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则改用特比萘芬乳膏。
急性期减少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调节。恢复期可进行耳周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佩戴入耳式耳机造成摩擦刺激。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病程超过两周或出现听力下降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