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膜性肾病是不是不幸中的万幸

2025-05-10

98次浏览

膜性肾病并非不幸中的万幸,但与其他类型肾病相比,其进展相对缓慢且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该病属于慢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

一、疾病特点与预后:

膜性肾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约30%患者5年内可能自发缓解。原发性膜性肾病多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相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继发性常由自身免疫病、感染或肿瘤诱发。疾病分期依据肾活检结果划分,Ⅰ期基底膜增厚轻微,Ⅳ期则伴广泛钉突形成。早期患者10年生存率超过80%,但持续大量蛋白尿者易进展至肾衰竭。

二、治疗策略与日常管理:

非免疫治疗适用于低危患者,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血压、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中高危患者需免疫抑制治疗,常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联合利妥昔单抗。日常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3克以下,优质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漏出

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至关重要,建议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合并水肿患者需记录每日出入量,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建立长期管理信心,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情绪。冬季注意防寒避免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诱发风险。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