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皮肤瘀斑、黏膜出血、关节血肿、伤口难止血、月经量增多等症状。
1、皮肤瘀斑:轻微碰撞后出现大面积青紫,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时可能发生。避免剧烈运动,局部冷敷可减轻淤血。维生素K缺乏者需增加菠菜、动物肝脏等摄入。
2、黏膜出血:常见鼻出血、牙龈渗血,血小板减少时多发。使用软毛牙刷,保持鼻腔湿润。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有关,伴随发热、乏力症状。
3、关节血肿:深部组织出血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多见于血友病患者。急性期需制动并加压包扎,凝血因子替代治疗选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
4、伤口难止血:外伤后出血时间超过15分钟,纤维蛋白原缺乏时显著。清创后使用明胶海绵止血,严重者需输注冷沉淀。肝硬化患者可能伴随腹水、黄疸表现。
5、月经量增多:经期出血量>80ml或持续>7天,常见于血管性血友病。可服用氨甲环酸止血,缺铁性贫血者需补充琥珀酸亚铁。子宫肌瘤患者可能合并痛经、压迫症状。
日常需避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四项。建议每周进行3次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饮食增加猕猴桃、坚果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征兆需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