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手术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方式治疗。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等症状。
1、内镜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医生通过结肠镜导入电切环直接切除病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能完整切除较大息肉,采用特殊刀具沿黏膜下层进行剥离。这两种方式创伤小且恢复快。
2、腹腔镜手术:对于广基息肉或疑似恶变者,需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肠段切除。手术通过腹壁小孔置入器械,切除含息肉的肠段后吻合肠道。腹腔镜手术视野清晰且出血量少。
3、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进行肠道清洁,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排空粪便。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至安全范围。
4、术中监测:手术全程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内镜手术采用静脉麻醉保持患者无痛状态,腹腔镜手术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可能使用靛胭脂染色帮助识别息肉边界。
5、术后护理:术后24小时禁食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面出血,观察有无便血、发热等并发症。定期复查结肠镜监测复发情况,高危患者每1-2年需随访。
术后应保持低渣饮食两周,适量补充蛋白质促进创面愈合。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改善肠道蠕动,避免提重物增加腹压。长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红肉及加工食品的摄入量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