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困难可能由昼夜节律紊乱、心理压力过大、咖啡因摄入过量、甲状腺功能亢进、抑郁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放松训练、限制兴奋性物质、药物干预、心理治疗等方式改善。
1、昼夜节律紊乱:长期熬夜或倒班工作会扰乱生物钟,褪黑素分泌延迟导致入睡延迟。建议固定起床时间,早晨接受阳光照射,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轻度节律失调可通过定时口服褪黑素调节。
2、心理压力过大:工作焦虑或情绪紧张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表现为卧床后思维活跃、肌肉紧张。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4-7-8呼吸法能降低皮质醇水平,正念冥想练习可减少睡前反刍思维。
3、咖啡因摄入过量:每日摄入超过400mg咖啡因会阻断腺苷受体,延长睡眠潜伏期。午后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功能饮料,注意巧克力、止痛药等隐性咖啡因来源。敏感人群建议中午12点前停止摄入。
4、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代谢率,常伴心悸、多汗、体重下降。可能与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关,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伴早醒。确诊需检查TSH和游离T4,治疗包括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
5、抑郁症:情绪低落伴快感缺失持续两周以上需警惕,晨重夜轻的节律特征明显。与5-羟色胺系统功能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合并睡眠维持障碍。确诊后可采用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保持卧室温度18-22℃并维持黑暗环境,晚餐选择小米粥、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睡前进行瑜伽猫牛式或腿部拉伸运动。持续失眠超过一个月或伴随日间功能损害,需到睡眠专科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