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是膀胱壁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可能由膀胱出口梗阻、慢性炎症、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
1、梗阻因素:长期排尿阻力增大会导致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壁薄弱处向外膨出。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是常见诱因,解除梗阻是治疗关键,需评估是否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尿道扩张术。
2、炎症刺激:反复膀胱炎会使膀胱壁纤维化失去弹性。结核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易导致多发性憩室,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或采用膀胱灌注疗法控制炎症进展。
3、先天缺陷:胚胎期膀胱肌肉层发育不良可形成先天性憩室。儿童患者常见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若引发尿液反流需考虑输尿管再植术,并定期进行超声监测。
4、继发感染:憩室内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感染多见,表现为发热伴脓尿,需根据尿培养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敏感抗生素,同时增加饮水量。
5、并发症风险:巨大憩室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直径超过5cm或合并结石时,建议行腹腔镜憩室切除术,术后需留置导尿管促进膀胱修复。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推荐每天3组收缩练习。排尿时采用双尿法首次排尿后等待2分钟再次排尿可减少憩室尿液残留,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定期泌尿系超声检查有助于监测憩室变化,出现血尿、持续腰痛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