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尿道口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2025-04-14

140次浏览

尿道口息肉可能由慢性刺激、局部感染、尿道损伤、激素水平异常、良性肿瘤增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涂抹、激光治疗、手术切除、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等方式干预。

1、慢性刺激:长期尿液残留或异物摩擦导致黏膜增生,表现为排尿灼热感或肉眼血尿。避免穿紧身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减少化学洗剂刺激。

功能主治:适用于烧伤创面(包括浅Ⅱ°或深Ⅱ°烧伤创面)、残余小创面、各类慢性溃疡创面(包括血管性、放射性、糖尿病性溃疡)以及供皮区新鲜创面等。

用法用量:常规清创后, 用本品局部均匀喷湿创面,每日一次,约4000IU/10×10cm2...

2、局部感染:淋球菌或支原体感染引发炎性息肉,常伴随尿道分泌物增多。确诊需进行尿培养,采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配合高锰酸钾坐浴。

3、尿道损伤:导尿管留置或外力撞击造成黏膜破损,修复过程中形成肉芽肿。急性期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后期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治疗。

4、激素失衡: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尿道黏膜萎缩增生,好发于阴道前壁1/3处。短期使用雌三醇软膏局部涂抹,必要时行息肉电切术。

5、良性增生:尿道旁腺导管阻塞形成潴留性囊肿,易复发需病理确诊。直径>1cm建议行尿道镜冷刀切除术,术后留置导尿管3-5天预防粘连。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骑行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出现排尿分叉、终末滴沥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尿道镜检查,绝经女性可适当增加豆制品摄入维持雌激素水平,术后三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