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什么病

2025-04-19

293次浏览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血管阻塞性疾病,可能由血流缓慢、血管损伤、高凝状态、遗传因素、长期制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取栓、压力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血流淤滞:久坐久卧或长途旅行时下肢肌肉泵作用减弱,静脉回流速度下降使血液淤积。建议每小时活动踝关节促进循环,乘坐交通工具时穿戴梯度压力袜,卧床患者需被动按摩腓肠肌。

2、血管内皮损伤:外科手术、创伤或静脉穿刺可能导致血管内膜完整性破坏。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血栓形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需定期评估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

3、血液高凝:恶性肿瘤、妊娠或口服避孕药会增强凝血因子活性。肿瘤患者需监测D-二聚体,孕妇建议孕中期起穿戴医用弹力袜,避孕药使用者应每年评估血栓风险。

4、遗传易感性:抗凝血酶缺乏症、蛋白C/S缺陷等遗传性血栓倾向占病例15%-20%。基因检测阳性者需避免脱水,择期手术前需进行预防性抗凝,可选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新型口服抗凝药。

5、合并症诱发: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常伴随肢体水肿和血液浓缩。慢性病患者应控制每日摄水量,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突发单侧肢体肿胀需紧急超声排查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避免高脂饮食增加血液黏稠度,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急性期过后应持续3-6个月抗凝治疗,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长途飞行前可预防性注射低分子肝素。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需终身穿戴20-30mmHg压力袜,每年进行血管超声随访。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