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可能由深龋未治疗、牙齿外伤、牙周病逆行感染、牙体过度磨耗、医源性操作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根管治疗、牙髓血运重建术、拔牙后义齿修复、抗生素控制感染、调整咬合关系等方式治疗。
1、深龋未治疗:龋齿破坏牙釉质和牙本质后未及时充填,细菌侵入牙髓导致炎症。牙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引发坏死,临床表现为冷热刺激痛加剧后突然缓解。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配合甲硝唑、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控制感染。
2、牙齿外伤:撞击或咬硬物造成牙髓血管断裂,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营养缺失性坏死。常见于前牙区,伴随牙冠变色和叩击痛。年轻恒牙可尝试牙髓血运重建术,成熟恒牙需常规根管治疗。
3、牙周病逆行感染:重度牙周炎形成深牙周袋,细菌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逆行感染牙髓。多伴有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需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进行根管治疗,必要时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
4、牙体过度磨耗:长期夜磨牙或酸性饮食导致牙本质暴露,外界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损伤牙髓。早期可通过脱敏牙膏和咬合垫保护,晚期出现自发痛时需根管治疗。
5、医源性操作刺激:正畸加力过大或修复体边缘不密合造成慢性牙髓炎。表现为修复后迟发性疼痛,需拆除不良修复体后评估牙髓状态,必要时行根管治疗配合全冠修复。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清洁。增加牛奶、奶酪等富含钙质食物摄入,减少碳酸饮料和甜食。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病,出现夜间痛或咬合痛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