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可通过口服抗生素、镇痛药物、根管治疗、牙髓血运重建术、拔牙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牙齿外伤、牙周病、牙齿发育异常、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控制感染:牙髓炎急性发作期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甲硝唑。药物可暂时缓解炎症反应,但无法清除根管内坏死组织,需配合后续牙科处理。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镇痛药物缓解: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短期缓解疼痛症状。需注意药物不能消除感染源,持续使用超过3天需复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风险。
3、根管治疗干预:彻底清除感染牙髓的最佳方案,通过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等步骤保留患牙。乳牙根管治疗需采用可吸收材料,避免影响恒牙发育。
4、血运重建技术:年轻恒牙发生牙髓炎时可尝试再生治疗,通过诱导根尖出血形成血凝块,促进牙髓再生。该技术需在炎症早期实施,成功率约60%-80%。
5、拔牙处理指征:乳牙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时建议拔除,防止感染波及恒牙胚。需制作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移位,恒牙萌出后再行正畸评估。
日常需控制高糖饮食摄入,减少碳酸饮料饮用频率。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每餐后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避免外伤。出现自发性牙痛或夜间痛加重时应48小时内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囊肿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