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2025-04-30

15788次浏览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能由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氧疗、支持治疗、环境控制、预防接种等方式干预。

1、宫内感染:

母亲妊娠期感染病原体经胎盘传播给胎儿是常见原因。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可导致胎儿肺部炎症反应。这类肺炎患儿出生后多伴有肝脾肿大、皮肤瘀斑等全身感染症状。治疗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青霉素等抗病原体药物,同时需监测凝血功能及脏器损伤。

2、产时感染:

分娩过程中吸入被病原体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所致。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是主要致病菌。患儿表现为呼吸急促、三凹征等典型症状。治疗需选用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机械通气支持。

3、产后感染:

接触污染环境或护理人员传播是主要感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患儿出现发热、拒奶、呼吸暂停等症状。治疗包括雾化吸入利巴韦林、静脉用万古霉素等,需严格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4、免疫功能低下:

早产儿IgG水平低、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易继发肺炎。这类患儿感染进展快,易发展为脓毒症。治疗需输注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必要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同时加强心电监护。

5、环境因素:

新生儿病房空气污染、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可导致医院获得性肺炎。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是常见耐药菌。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等高级抗生素,并彻底消毒环境。

母乳喂养可提供分泌型IgA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每日进行抚触促进肺循环。维持室温24-26℃、湿度55%-65%,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对高危新生儿可预防性使用肺炎球菌疫苗,出院后定期随访胸片。出现呼吸频率>60次/分或血氧饱和度<90%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