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被臭虫咬后反复过敏一年多

2024-06-14

3315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被臭虫咬后反复过敏一年多,可能是环境不良、免疫力差、治疗不当、过敏性皮肤病、丘疹性荨麻疹等因素导致的,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不良:如果居住环境缺乏卫生,臭虫易于繁殖,长时间处于臭虫密集的环境中会增加被咬的次数,从而导致反复过敏。此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丹皮酚软膏、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远离不良环境,避免抓挠。

功能主治:季节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的对症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一次10mg(1片),一日1次或遵医嘱。如出现不良反应,可改为早晚各5mg(0.5片)。6~11岁儿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推荐起始剂量为5mg(0.5片)或10mg(1片),一日1次。2~5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0.25片),一日1次;最大剂量可增至5mg(0.5片),一日1次,或2.5mg(0.25片)每12小时1次。

2、免疫力差:个体免疫系统的差异以及过敏体质可能影响被咬后的反应,免疫力差的患者不适症状可能长期存在。此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转移因子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治疗不当:皮肤被臭虫叮咬后,如果未接受正规且积极的治疗,臭虫在皮肤上留下的毒素可能长期存在,导致持续一年多的过敏现象。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C片、麻黄碱苯海拉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过敏性皮肤病:是过敏原刺激导致的常见皮肤病,与蚊虫叮咬有关,会引起瘙痒、红肿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改善症状。

5、丘疹性荨麻疹:是昆虫叮咬后发生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出现水肿性丘疹,呈纺锤形。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及时就医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平时需要多运动,注意环境卫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