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牙龈炎的危害有哪些

2025-05-27

226次浏览

牙龈炎可能引发牙齿松动、牙周炎、全身感染等危害,主要风险包括牙槽骨吸收、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控制困难、妊娠并发症、消化系统感染。

1、牙槽骨吸收:

长期牙龈炎症会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槽骨逐渐吸收。细菌产生的毒素激活破骨细胞,使支撑牙齿的骨质流失。早期表现为牙龈出血,后期可能出现牙齿移位。定期洁牙和正确刷牙可延缓进程,严重时需牙周手术治疗。

2、心血管风险:

口腔炎症因子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表明,牙龈炎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常人高25%。控制菌斑可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加强口腔检查。

3、糖尿病恶化:

牙龈炎与糖尿病互为危险因素,炎症反应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不佳者牙龈炎患病率是常人3倍,而有效牙周治疗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清洁。

4、妊娠并发症:

妊娠期激素变化加重牙龈炎症,可能引发早产或低体重儿。炎症介质刺激子宫收缩,风险较正常孕妇高7倍。孕前口腔检查及妊娠中期专业洁治能有效预防,避免使用甲硝唑等禁忌药物。

5、消化系统感染:

吞咽含菌牙菌斑可能导致胃炎或肠道菌群失衡。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中存活,增加胃溃疡复发率。餐后漱口和使用牙线能减少细菌摄入,伴有胃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管理。

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邻面间隙,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摄入,减少精制糖类摄取。吸烟者戒烟可降低牙龈炎症程度,孕妇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出现持续牙龈出血、口臭或牙齿松动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不可逆牙周病。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全身炎症状态,对口腔健康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