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黄疸肝炎怎样检查

2025-05-22

189次浏览

黄疸肝炎可通过肝功能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筛查、影像学检查、血常规及尿常规五项核心检查确诊。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清胆红素测定、甲/乙/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腹部超声、白细胞计数分析、尿胆原检测。

1、肝功能检测: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测定是诊断黄疸的关键指标,当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时提示黄疸。同时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肝炎急性期ALT可升高至正常值10倍以上。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有助于鉴别梗阻性黄疸。

2、病毒标志物筛查:

甲型肝炎需检测抗-HAV IgM抗体,阳性提示急性感染;乙型肝炎需查HBsAg、抗-HBc IgM和HBV DNA;丙型肝炎需检测抗-HCV抗体和HCV RNA。戊型肝炎病毒HEVIgM抗体检测对孕妇及老年人尤为重要。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胆管扩张及胆囊情况,对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有重要价值。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清晰显示胆管系统病变,无创诊断胆管结石或肿瘤。

4、血常规分析:

白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病毒感染。血小板减少可能预示肝硬化倾向。血红蛋白检测可发现溶血性黄疸的特征性改变,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是溶血的重要佐证。

5、尿常规检测:

尿胆红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尿胆原增加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尿常规还能发现伴随的肾脏损害,病毒性肝炎可能合并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蛋白尿或管型尿。

确诊黄疸肝炎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日保证2000毫升饮水促进代谢,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活动。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及皮肤瘙痒情况,严格戒酒并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意识改变或凝血异常需立即就医,重症肝炎可能需人工肝支持治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