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胃泌酸腺腺瘤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4-01-02

5836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胃泌酸腺腺瘤是一种良性的上皮性肿瘤,可能与遗传、年龄增长、饮食习惯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有关。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1、遗传:胃泌酸腺腺瘤具有遗传倾向,若是存在家族病史,后代患上此病的风险更高。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功能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佐-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

用法用量:口服,不可咀嚼。通常成人口服兰索拉唑片,每日一次,一次1至2片(12-30mg)...

2、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胃黏膜细胞的功能逐渐减退,也可能会出现胃泌酸腺腺瘤。建议平时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降低患病风险。

3、饮食习惯不良:长期吃刺激性食物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对泌酸腺细胞造成刺激,可能会引起胃泌酸腺腺瘤。所以患者平时应当减少柠檬、橙子等酸性食物的摄入。

4、幽门螺杆菌感染: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患者的胃黏膜细胞会受到损伤,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引发胃泌酸腺腺瘤。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兰索拉唑片等药物进行抑酸治疗。

5、病毒感染:受到病毒感染后胃黏膜细胞功能异常,可能诱发胃泌酸腺腺瘤。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是已经出现胃泌酸腺腺瘤,并且引起严重不适,建议患者配合医生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等。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