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睡觉前是否需要摘下活动义齿

2025-04-10

156次浏览

睡觉前摘下活动义齿可通过减少黏膜压迫、避免误吞风险、降低龋齿发生率、防止牙槽骨吸收、改善口腔卫生等方式维护健康。长期佩戴可能由黏膜损伤、颞下颌关节负担、细菌滋生、牙槽骨萎缩、睡眠中移位等原因引起。

1、黏膜保护:持续佩戴活动义齿可能压迫牙龈和口腔黏膜,导致局部充血或溃疡。夜间摘除可缓解软组织压力,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清洁义齿后浸泡于清水或专用清洁液中。

2、误吞预防:睡眠中无意识吞咽动作可能造成义齿脱落卡喉。临床曾报告多例老年患者误吞案例,摘除后存放于固定容器能显著降低风险。

3、龋齿防控:基牙与义齿间的食物残渣滞留易引发继发龋。摘戴期间可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理邻接面,必要时使用氯己定含漱液。

4、骨量维持:24小时佩戴会加速牙槽嵴吸收。研究显示夜间摘除组骨密度年流失率比持续佩戴组低37%,建议白天佩戴不超过8小时。

5、关节减压:夜间磨牙患者佩戴义齿可能加重颞下颌关节负荷。出现弹响或疼痛时应及时就诊,口腔科可能推荐咬合板或调整义齿基托。

保持义齿清洁需每日刷洗并定期使用假牙清洁片,避免用热水浸泡导致变形。餐后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每年进行口腔检查评估基牙状况。适度咀嚼锻炼可增强牙槽骨适应性,但需避免咬硬物造成支架断裂。出现压痛或松动时需及时复诊调整,不可自行修改义齿形态。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