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给药可自行操作,需严格掌握无菌原则、体位选择、药物剂型判断、操作步骤规范、异常情况识别等要点。
操作前用肥皂水清洁双手及肛周皮肤,使用一次性指套或手套。药物外包装需酒精擦拭消毒,避免开塞露等制剂瓶口污染。栓剂取出后避免手指直接接触药物尖端,防止肠道菌群逆行感染。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国药准字Z51022126
采取左侧卧位屈膝姿势,使直肠与乙状结肠呈直线。儿童可采取俯卧位抬高臀部,使用枕头垫高髋部15-20厘米。操作后保持体位5分钟,防止甘油栓等药物过早排出。
水剂类需连接专用直肠导管,缓慢推注40℃温热的生理盐水灌肠液。栓剂应沿直肠壁推入距肛缘5厘米处,避免卡在肛窦。乳膏类需配合助推器,禁止使用尖锐物品塞入药物。
润滑剂涂抹肛管2厘米范围,轻柔扩肛后缓慢插入药物。推注液体药物时速度不超过100ml/分钟,出现腹胀立即停止。操作后观察30分钟,记录排便性状变化。
操作中突发肛门疼痛需警惕直肠黏膜损伤,出血量超过5ml应就医。体温超过38℃伴里急后重可能为刺激性肠炎,禁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等刺激性药物。糖尿病患者慎用甘油制剂以防血糖波动。
居家直肠给药期间建议选择缓泻类乳果糖、退热类对乙酰氨基酚栓、抗炎类美沙拉秦栓等安全剂型,操作后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维持正常排便反射,便秘者可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出现持续肛门坠胀、血便或发热症状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就诊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