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控制近视的眼镜真的有用吗

2025-04-27

421次浏览

肝衰竭可通过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人工肝支持、肝移植、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肝衰竭通常由病毒性肝炎、药物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每日需摄入1.2-1.5g/kg蛋白质,可选择乳清蛋白粉、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中链脂肪酸奶粉可减轻肝脏代谢负担,每日补充维生素K1 10mg可改善凝血功能。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以控制腹水。

针对病因使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肝衰竭,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患者。乳果糖可降低血氨水平,剂量需根据排便次数调整。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预防应激性溃疡,需监测肾功能变化。

血浆置换能快速清除胆红素等毒素,每次置换量需达2000-3000ml。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可选择性清除蛋白结合毒素,每周治疗2-3次。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胆红素清除率达40%-60%,治疗时需监测凝血功能。

MELD评分>32分需优先考虑肝移植,活体肝移植需保证移植物重量/受体体重比>0.8%。移植前需筛查心肺功能,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ABO血型不相容移植需配合利妥昔单抗和血浆置换治疗。

肝性脑病需保持大便每日2-3次,限制蛋白摄入量0.5g/kg。自发性腹膜炎应经验性使用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肝肾综合征可使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需监测平均动脉压变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首选生长抑素持续泵入。

肝衰竭患者每日应保证30-35kcal/kg热量摄入,卧床时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监测每日尿量及腹围变化,保持环境安静减少肝性脑病诱因。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肝毒性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血氨水平。出现性格改变或扑翼样震颤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