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可通过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方式治疗。心衰通常由心肌缺血、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原因引起。
1、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能减轻液体潴留,缓解呼吸困难及下肢水肿。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发挥作用,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
2、血管扩张剂: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供血。使用期间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建议服药后保持坐卧姿势30分钟。
3、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长期使用可改善心室重构。初始用药需从极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至目标剂量。
4、正性肌力药物:地高辛、米力农、多巴酚丁胺适用于收缩功能严重受损者,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这类药物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防止发生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依普利酮通过抑制醛固酮作用减少心肌纤维化,适用于NYHA III-IV级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钾及肾功能指标。
心衰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胸肉、豆腐。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50%-70%范围。睡眠时采取高枕卧位,每日晨起称重记录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