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导致组织损伤、神经压迫或皮肤坏死,正确使用需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柔软布料。
一、止血带使用的基本原则:
止血带主要用于肢体大出血的紧急止血,需遵循“近心端、高压力、短时间”原则。使用时需选择宽度适宜的医用止血带,避免使用过细的绳索或电线等替代品。止血带应绑扎在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不可直接接触皮肤,需用衣物、纱布等作为衬垫保护皮肤。绑扎后需记录时间,每隔40-60分钟松解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超过2小时。
二、错误使用的风险:
直接扎在皮肤上可能造成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或神经损伤。过大的压力会导致毛细血管闭塞,引发局部组织缺氧坏死。长时间压迫还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严重时导致急性肾衰竭。止血带使用后可能出现肢体肿胀、麻木或疼痛加剧,需密切观察末梢循环情况。
日常急救中应备齐医用止血带和敷料包,学习正确包扎手法。肢体出血时可先尝试直接压迫止血,无效时再考虑止血带。使用后需尽快就医处理伤口,避免剧烈运动或热敷止血部位。定期检查急救物品有效期,参加红十字会急救培训提升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