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阴道炎需要治疗。该病主要由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萎缩、局部抵抗力降低、菌群失调、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雌激素替代治疗、局部抗菌药物、阴道保湿剂、益生菌调节、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干预。
1、雌激素治疗:
针对绝经后雌激素缺乏的核心病因,可选用雌三醇软膏或普罗雌烯阴道胶囊局部给药,能有效修复萎缩的阴道黏膜。全身用药需权衡血栓风险,建议在妇科医生指导下选择结合雌激素或戊酸雌二醇等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子宫内膜厚度。
2、抗菌药物: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甲硝唑栓剂或克林霉素乳膏等局部抗菌药物。反复发作者可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
3、黏膜修复:
阴道保湿剂如透明质酸凝胶可改善黏膜干燥状态,维持阴道内环境湿润。乳酸制剂能调节pH值至3.8-4.5的酸性环境,抑制致病菌生长。建议每周使用2-3次维持治疗效果。
4、菌群调节:
口服或阴道用乳杆菌制剂可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临床常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或定君生等益生菌,需连续使用4周以上。配合低糖饮食减少念珠菌感染风险。
5、日常护理:
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适度增加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保持规律性生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合并尿失禁者需及时处理减少刺激。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沐浴后及时擦干皮肤皱褶处。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饮食上可增加亚麻籽、鹰嘴豆等富含木脂素的食物,限制高糖及辛辣刺激饮食。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阴道出血、持续疼痛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妇科疾病。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治疗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