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高发群体主要集中在50-70岁绝经后女性、携带BRCA基因突变者、未生育或晚育人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及长期接触雌激素替代治疗者。
1、绝经后女性:卵巢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可能与绝经后激素水平变化及卵泡持续刺激有关。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联合CA125肿瘤标志物筛查,尤其关注绝经后异常阴道出血或腹胀症状。
2、遗传易感人群: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终生患病风险达40%-60%,这类人群需从30岁起每半年接受经阴道超声监测。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同样显著增加患病概率。
3、未生育妇女:持续排卵导致的卵巢上皮反复修复可能诱发癌变。未生育者较经产妇风险增高2-3倍,哺乳期可降低风险。建议未育女性定期进行盆腔检查。
4、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卵巢癌风险提升3倍,特别是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巧克力囊肿患者应每6个月复查囊肿变化,警惕CA125异常升高。
5、激素替代治疗:长期使用单一雌激素制剂超过5年者风险增加1.8倍,联合孕激素制剂可降低风险。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乳腺和卵巢状态。
日常应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滑石粉接触,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出现持续盆腔疼痛、进食后早饱或尿频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早期发现可通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和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