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药物能治疗瘙痒症

2025-05-23

188次浏览

瘙痒症可通过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缓解,严重时需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瘙痒症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功能障碍、肝胆疾病或心理因素引起。

1、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H1受体,适用于过敏性瘙痒。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干或胃肠道不适。慢性荨麻疹或特应性皮炎患者需长期用药时,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

2、外用激素:

糠酸莫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中弱效激素可缓解局部炎症性瘙痒。面部或皮肤薄嫩部位建议选择弱效制剂,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长期滥用可能引发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婴幼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保湿修复:

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润肤霜能修复皮肤屏障,改善干燥性瘙痒。冬季或老年人建议每日涂抹3-5次,沐浴后立即使用效果更佳。合并鱼鳞病或特应性皮炎时,需选择无香料、低致敏性的医用保湿剂。

4、病因治疗:

胆汁淤积性瘙痒需用熊去氧胆酸改善肝功能,尿毒症患者需调整透析方案。糖尿病神经病变引发的瘙痒可尝试加巴喷丁,精神因素导致的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这类继发性瘙痒需先控制原发病。

5、物理疗法:

冷敷可暂时缓解急性瘙痒发作,紫外线光疗对尿毒症或特应性皮炎相关瘙痒有效。避免搔抓引发"瘙痒-搔抓-更痒"恶性循环,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贴身衣物应选择纯棉材质,洗涤时需彻底漂洗去除残留洗涤剂。

瘙痒症患者需保持环境湿度在40%-60%,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如海鲜、发酵食品,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E。适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出汗后需及时清洁。心理压力过大时可尝试正念冥想,顽固性瘙痒或伴随皮疹、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排查系统性疾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