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不等于肾脏疾病。肾虚是中医概念,指肾脏功能失调或精气不足;肾脏疾病则是西医诊断的器官实质性病变,两者病因和诊疗体系不同。
一、中医肾虚的表现与调理:
中医认为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常见症状包括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肾阳虚或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肾阴虚。调理可通过食补如黑芝麻、枸杞等滋补肾精,配合艾灸关元穴、适度运动如八段锦等改善气血循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耗伤肾气的行为。
二、西医肾脏疾病的特征与治疗:
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石等,多与感染、代谢异常或免疫因素相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或肾功能指标异常。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如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取石或激素调节免疫。日常需控制盐分摄入,监测血压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区分两者需结合中西医检查,中医肾虚可通过舌脉辨证,西医肾脏疾病依赖尿常规、超声等检测。无论何种情况,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饮水、减少高嘌呤饮食均有助肾脏健康。若长期出现水肿、排尿异常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