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敏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泼尼松等药物。过敏反应可能由花粉、尘螨、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等因素引起,需根据过敏类型及严重程度选择药物。
1、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引起的打喷嚏、流涕及皮肤瘙痒。该药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发挥作用,嗜睡副作用较轻。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妊娠期妇女慎用。
2、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可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起效较快且作用持久。药物代谢较少依赖肝脏,老年患者通常无须调整剂量。可能出现口干、头痛等轻微不良反应,与镇静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强中枢抑制作用。
3、地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为氯雷他定活性代谢物,对花粉症和皮肤过敏效果显著。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几乎无镇静作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减量,与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剂合用可能增加血药浓度。
4、依巴斯汀
依巴斯汀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及湿疹伴随的瘙痒症状,具有强效抗组胺和抗炎特性。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与红霉素合用可能延长QT间期。哺乳期妇女用药需暂停母乳喂养。
5、泼尼松
泼尼松作为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血管性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短期使用可快速抑制免疫过度反应,长期应用需逐步减量以防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糖尿病患者使用期间需加强血糖监测。
过敏患者日常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积聚,外出佩戴口罩防护花粉。饮食宜清淡,限制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急性发作时可冷敷缓解皮肤瘙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症状持续或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反应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