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前后需注意接种禁忌、饮食作息、局部护理、不良反应监测及留观时间等事项。

1、接种禁忌
接种前需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慢性病史及近期用药情况。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急性发热期患者、免疫缺陷人群等特殊情况下需暂缓接种。妊娠期妇女接种需评估疫苗类型与孕周适应性,部分减毒活疫苗存在胎儿致畸风险。
2、饮食作息
接种前24小时避免饮酒及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接种后建议多饮水促进代谢,三天内减少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接种部位疼痛加剧,48小时内应控制运动强度。
3、局部护理
接种后24小时内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热敷。出现局部红肿可用冷敷缓解,直径超过3厘米或持续超过3天需就医。卡介苗等特定疫苗接种后会出现脓疱属正常反应,无须特殊处理。

4、不良反应监测
常见低热或乏力通常在48小时内自行缓解。若出现超过38.5℃高热、皮疹扩散、呼吸困难等速发型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接种后两周内出现持续头痛、肢体麻木等迟发症状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
5、留观时间
接种后须在医疗场所留观30分钟以应对急性过敏反应。狂犬病疫苗等特殊疫苗需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延迟接种可能影响抗体产生效果。接种卡介苗后4-8周需进行PPD试验验证免疫效果。

疫苗接种后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以支持免疫应答。避免当日洗澡时用力揉搓接种部位,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接种记录凭证需妥善保管,部分疫苗需定期加强免疫。如出现持续不适或对不良反应存在疑虑,应及时联系接种门诊或前往医院感染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