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瘘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肢体活动、感染预防、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监测。科学护理能促进瘘管成熟,延长使用寿命。
1、伤口护理:术后24小时内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红肿,使用碘伏消毒后更换无菌敷料。瘘侧肢体避免测血压或静脉穿刺,防止压迫导致血栓形成。
2、活动管理:术后24小时可进行手指屈伸运动,48小时后开始握力球锻炼,每日3次每次5分钟。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或佩戴过紧首饰,睡眠时垫高患肢15-20度促进静脉回流。
3、饮食调理: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体重。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每日饮水1500-2000ml维持血流通畅。
4、功能锻炼:术后2周开始进行瘘管强化训练,用止血带轻扎近心端后做握拳动作,每次持续1-2分钟。可进行哑铃弯举、弹力带训练等抗阻运动,每周3次每次20分钟。
5、并发症监测:每日3次触摸震颤感,听诊血管杂音。出现局部疼痛、皮温升高或震颤减弱时立即就医。定期检测尿素清除率、血流量等指标,每月进行超声检查评估瘘管状况。
术后6-8周是瘘管成熟关键期,应保持规律透析间隔,避免脱水或低血压。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血糖维持在空腹7mmol/L以下。选择宽松衣物避免摩擦,冬季注意肢体保暖。建立护理记录本,详细记录震颤强度、锻炼时长等数据供复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