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拉屎拉出来的都是水应该怎么处理

2025-05-27

268次浏览

腹泻拉水样便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服用止泻药物、补充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腹泻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紊乱、慢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剂量应加倍。

1、口服补液盐:

水样便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口服补液盐能有效预防脱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型口服补液溶液含氯化钠、枸橼酸钠、氯化钾和葡萄糖,可按说明书用温开水冲服。轻度脱水者每排一次稀便补充10毫升/公斤体重液体,儿童需少量多次喂服。

2、调整饮食:

急性期选择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煮软的胡萝卜、去脂鸡肉等低渣食物。乳糖不耐受者需暂停乳制品,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发酵乳制品替代。

3、服用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和病原体,洛哌丁胺能抑制肠蠕动,但细菌性腹泻禁用后者。消旋卡多曲可减少肠道分泌,适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用药前需排除阑尾炎、肠梗阻等禁忌证,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4、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制剂能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选用布拉氏酵母菌,其耐胃酸特性可直达肠道发挥作用。益生菌与抗生素需间隔2小时服用,冲泡水温不超过40℃。

5、及时就医: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危象需急诊处理。慢性水样便伴体重下降可能提示乳糜泻、炎症性肠病等,需肠镜和血清学检查。旅行者腹泻超过3天应进行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

腹泻期间建议每日饮用2000毫升以上温水,可加少量食盐和白糖自制补液水。恢复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适量补充锌元素可加速肠粘膜修复,儿童每日补充20毫克元素锌连用10-14天。腹部注意保暖,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周预防皮肤浸渍。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观察3天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肠道功能完全恢复通常需要2-4周。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