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胃食管反流病要做什么检查

2025-04-14

242次浏览

胃食管反流病可通过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钡餐造影、组织活检等方式确诊。

1、胃镜检查:胃镜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损伤程度。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医生将内镜经口插入,评估食管炎分级并排除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胃镜下可见食管下段充血、糜烂或溃疡等典型表现。

2、24小时pH监测:通过鼻腔置入pH电极记录24小时食管酸暴露情况。检查期间需正常饮食并记录症状发作时间,当酸反流事件与烧心症状高度相关且DeMeester评分>14.7时可确诊。该检查能区分生理性反流与病理性反流。

3、食管测压:采用高分辨率测压导管评估食管蠕动功能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检查显示食管体部收缩幅度<30mmHg或LES压力<6mmHg时提示动力障碍。该检查对拟行抗反流手术患者尤为重要。

4、钡餐造影:患者吞服硫酸钡后在X光下观察钡剂反流高度和食管蠕动模式。典型表现为钡剂自胃向食管倒流,卧位时更明显。该方法敏感性较低,但能发现食管裂孔疝等结构异常。

5、组织活检:胃镜过程中取食管下端黏膜进行病理检查,用于鉴别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病理可见基底细胞增生、乳头延长等反流性食管炎特征,出现杯状细胞化生则提示Barrett食管。

患者检查前3天应停用抑酸药物以避免假阴性,检查当日穿着宽松衣物。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和睡前进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减少夜间反流。规律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食管蠕动功能。反流症状持续存在时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