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疼痛感可通过麻醉管理、术后镇痛等方式缓解。斜视通常由眼外肌发育异常、屈光不正、神经调节障碍、遗传因素、外伤等因素引起。
手术全程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儿童不会感知术中疼痛。全身麻醉采用丙泊酚、七氟烷等药物诱导睡眠;局部麻醉通过利多卡因阻滞神经传导,术中保持清醒但无痛觉。
术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轻微胀痛,医生会开具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口服止痛药。冷敷眼周可减轻肿胀不适,疼痛评分多控制在3分以下10分制,多数儿童可耐受。
术中调整眼外肌时可能触发牵拉反射,表现为恶心呕吐等反应,与麻醉深度不足有关。术前禁食6小时,术中追加昂丹司琼等止吐药可有效预防。
疼痛敏感度与年龄、心理状态相关。学龄前儿童术后配合度较低,可采用分散注意力法;10岁以上儿童疼痛阈值较高,恢复期不适感更轻微。
感染或肌肉缝合过紧可能导致持续疼痛,发生概率低于2%。出现剧烈疼痛伴红肿需立即复查,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抗感染或手术调整缝线张力。
术后护理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饮食选择南瓜粥、清蒸鱼等易消化食物,补充维生素A促进愈合。定期进行眼球转动训练,术后1周内避免阅读电子屏幕,3个月内禁止游泳等高风险活动。若出现结膜充血加重或视力模糊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