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不张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规范喂养姿势、避免感染风险、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医疗干预等方式预防。新生儿肺不张通常由羊水吸入、早产肺发育不全、呼吸道畸形、肺部感染、外力压迫等原因引起。
1、呼吸道管理:
分娩后立即清理口鼻分泌物,采用吸球或吸痰器轻柔清除气道异物。早产儿需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避免肺泡塌陷。对存在喉软骨软化等结构异常者,建议侧卧体位减少气道梗阻。
2、科学喂养:
采用30-45度斜坡体位喂养,奶嘴孔大小需匹配婴儿吸吮力。每次喂奶后竖抱拍背15分钟,推荐空心掌自下而上轻叩肩胛区。早产儿可选用母乳强化剂增加营养密度,减少呛咳风险。
3、感染防控:
接触婴儿前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避免亲吻婴儿面部。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奶瓶奶嘴需高温灭菌。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新生儿衣物建议阳光暴晒消毒。
4、体征监测:
每日记录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度及肤色变化,使用经皮血氧仪监测氧饱和度。异常表现为呼吸>60次/分、锁骨上窝凹陷、血氧饱和度<90%。发现呻吟样呼吸或发绀需立即就医。
5、医疗支持:
对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严重病例需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先天性膈疝等畸形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手术矫正。临床常用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等药物促进肺泡扩张。
维持室温24-26℃、湿度55%-65%可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度。被动操训练每天2次,重点进行扩胸运动和俯卧位抬头练习。母乳中含有的乳铁蛋白能增强肺部免疫力,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新生儿游泳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水温严格控制在36-37℃。定期儿童保健科随访,通过胸片评估肺部发育情况,早产儿建议每3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