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时牙根疼痛可能由龋齿、牙周炎、牙齿隐裂、根尖周炎或磨牙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药物治疗或牙科手术等方式缓解。
1、龋齿: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腐蚀形成的病变,当龋洞深入牙本质或接近牙髓时,咬牙会产生明显疼痛。早期表现为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敏感,后期可能出现自发性剧痛。治疗需清除腐质后填充树脂或嵌体,严重者需根管治疗。
2、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使牙根部分暴露。咬牙时外力直接作用于暴露的牙根表面或松动的牙齿,引发疼痛。常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重度病例需牙周翻瓣手术。
3、牙齿隐裂:
牙齿表面微小裂纹在咬硬物时可能扩展至牙根,造成咬合痛。裂纹较深时可伴随冷热刺激痛,夜间痛加剧。隐裂牙早期可通过调磨咬合面或全冠修复,若裂纹达牙髓则需根管治疗后冠修复。
4、根尖周炎:
牙髓坏死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形成炎症病灶。咬牙时压力刺激病变区产生钝痛,患牙常有浮出感,叩诊疼痛明显。急性发作期需开髓引流,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慢性病变需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
5、磨牙症:
夜间磨牙或白天紧咬牙会导致牙周韧带过度受压,引发牙根区弥漫性疼痛。长期磨牙还可能造成牙齿磨损、颞下颌关节不适。治疗以定制咬合垫为主,配合肌肉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
日常应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龈边缘。建议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缓解炎症,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促进牙龈健康。出现持续疼痛或牙齿松动时需及时口腔科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牙齿缺失。夜间磨牙者可尝试睡前热水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减轻肌肉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