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性占位指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卵巢内囊状结构,可能由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囊腺瘤或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这类病变通常表现为盆腔隐痛、月经紊乱、排尿异常、腹胀或性交不适等症状,需结合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1、生理性囊肿:常见于育龄期女性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多数无临床症状且可自行消退。建议每3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减少激素波动。
2、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肿,可能与经血逆流或免疫异常有关。典型症状为进行性痛经和性交痛,可通过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治疗,术后配合GnRH-a类药物抑制复发。
3、成熟畸胎瘤: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良性肿瘤,囊内常含油脂、毛发等组织。超声显示"面团征"或"脂液分层征",确诊后建议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4、浆液性囊腺瘤:单房薄壁囊肿伴清亮液体,存在10%-15%恶变风险。CA125检测联合MRI评估性质,确诊需手术切除并行快速病理,若为交界性肿瘤需扩大手术范围。
5、恶性肿瘤:囊实性混合包块伴腹水需警惕,可能与BRCA基因突变相关。PET-CT评估转移情况,治疗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晚期患者可考虑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
日常需限制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妇科检查与肿瘤标志物筛查对早期发现病变至关重要,绝经后女性新发囊肿建议积极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