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输液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三类。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肝肾功能、并发症及药物禁忌症综合评估。
1、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痛风急性期的一线静脉用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减轻关节炎症。静脉给药起效快于口服,但需严格监测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禁止与强效CYP3A4抑制剂联用。
2、非甾体抗炎药:
常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氟比洛芬酯等注射剂型,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和肿胀。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需慎用,消化道溃疡病史者应联用质子泵抑制剂。静脉给药需注意液体负荷过重风险。
3、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适用于多关节发作或无法耐受前两类药物的患者。短期使用可快速控制炎症,但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需遵循阶梯减量原则,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性发作。
4、生物制剂:
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如卡那单抗用于难治性痛风,通过阻断炎症通路发挥作用。价格昂贵且需皮下注射,通常仅在传统治疗无效时考虑。用药前需排查活动性感染和肿瘤病史。
5、碱化尿液药物:
碳酸氢钠注射液可辅助促进尿酸排泄,适用于尿pH值持续低于6.0的患者。需监测血钾和尿枸橼酸水平,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注速度。不能替代降尿酸药物治疗。
痛风患者急性期后应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酒精摄入尤其啤酒。肥胖者需渐进减重,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规律监测血尿酸水平,慢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关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