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过多通常指单次月经出血量超过80毫升或经期持续超过7天,伴有频繁更换卫生巾每1-2小时需更换、夜间需起床更换、排出大量血块等现象。
1、客观指标判断:
医学上常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估,累计得分超过100分提示月经过多。日常可通过观察卫生巾使用情况辅助判断:日用型卫生巾完全浸透约吸收5毫升血液,若单日使用超过16片或连续多日每日超过10片需警惕。记录月经周期日记,包括出血天数、更换卫生巾频率及血块大小大于硬币尺寸属异常,连续记录3个月周期更准确。
2、伴随症状鉴别:
病理性月经过多常合并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可能伴随痛经加重、经期延长或周期紊乱。青春期女性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育龄期女性需排查子宫肌瘤、腺肌症,围绝经期女性应注意子宫内膜病变。突发性大量出血或出血伴随发热、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
3、生活影响评估:
月经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即属异常,如因出血过多被迫取消社交活动、工作中断休息,或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问题。长期月经过多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出现脱发、指甲脆裂、注意力下降等继发症状,需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g/L和血清铁蛋白<15μg/L确诊。
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卫生用品,避免经期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饮食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红枣、枸杞、桂圆等药食同源食材可辅助调理,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晕厥、呼吸困难等严重贫血表现,需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超声检查、宫腔镜等手段可明确病因。功能性出血可采用短效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医学干预,器质性疾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