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可通过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全身评估等方式确诊。其发生可能与紫外线暴露、家族遗传、免疫抑制、痣细胞突变、创伤刺激等因素有关。
1、皮肤镜检查: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工具,能放大皮肤表面结构,观察色素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典型黑色素瘤表现为不对称性、边界不清、颜色不均的皮损,可见蓝白幕、伪足样扩展等特征性改变。该方法适用于早期筛查和定期随访。
2、病理活检: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异型性黑色素细胞巢状增生,突破基底膜向真皮浸润。免疫组化检测S-100、HMB-45等标志物可辅助诊断。这是确诊黑色素瘤的金标准。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评估肿瘤厚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CT或PET-CT能发现远处器官转移灶,常见于肺部、肝脏和骨骼。MRI对脑转移灶显示清晰,有助于临床分期。
4、基因检测: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测BRAF、NRAS、KIT等驱动基因突变,约50%患者存在BRAF V600E突变。基因检测不仅辅助诊断,还能指导靶向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
5、全身评估: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等实验室检查,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判断分期。AJCC分期系统综合原发灶特征、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将疾病分为I-IV期。
日常需避免紫外线暴晒,每月自查全身皮肤变化,特别关注形状不规则、快速增大的色素痣。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专业皮肤科检查,保持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抗氧化物质。出现可疑皮损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