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孕妇做绒毛穿刺有什么风险

2025-05-28

244次浏览

绒毛穿刺可能导致流产、感染、羊水渗漏、胎儿损伤及Rh致敏等风险。主要风险包括穿刺点出血、绒毛取样失败、诱发宫缩、胎盘血肿及母体不适反应。

1、流产风险:

绒毛穿刺约有0.5%-1%的概率引发流产,多发生于术后1-2周内。操作过程中若刺激子宫或损伤胎盘,可能诱发宫缩导致妊娠终止。高龄孕妇、子宫畸形或既往有流产史者风险相对更高。

2、感染风险:

穿刺可能将细菌带入宫腔引发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约0.1%-0.3%。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警惕,严重感染可能需终止妊娠。

3、羊水渗漏:

约1%-2%的孕妇术后出现羊水缓慢渗漏,多数可自愈。持续性渗漏可能导致羊水过少,影响胎儿肺部发育。穿刺针径较粗或多点穿刺时更易发生,需密切监测胎动及超声检查。

4、胎儿损伤:

极少数情况下穿刺针可能误伤胎儿肢体或重要器官,尤其在孕周较小11周前时操作风险增加。超声引导可降低该风险,但胎儿指趾缺失等轻微损伤仍有报道。

5、Rh致敏反应:

Rh阴性孕妇若未及时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接触胎儿Rh阳性红细胞后可能产生抗体,导致后续妊娠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所有Rh阴性孕妇术后需在72小时内完成预防性注射。

建议术前完善超声评估胎盘位置及胎儿情况,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操作。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观察腹痛、阴道流血及发热等症状。保持外阴清洁,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出现胎动异常或持续宫缩需立即就医,术后2周复查超声确认胎儿状况。均衡饮食可增加新鲜果蔬摄入,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生冷食物降低感染风险。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