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常用药水包括生理盐水、开塞露、甘油溶液、肥皂水和中药灌肠液。灌肠药水选择需根据治疗目的决定,主要有清洁肠道、软化粪便、药物保留灌肠等用途。
1、生理盐水:
0.9%氯化钠溶液是最安全的灌肠液,适用于清洁灌肠和术前肠道准备。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相同,不会造成电解质紊乱。使用时需加热至37℃左右,避免刺激肠黏膜。清洁灌肠每次用量500-1000毫升,可重复至排出液澄清。
2、开塞露:
含甘油和山梨醇的复方制剂,通过高渗作用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适用于功能性便秘的临时缓解,起效时间约15-30分钟。使用时将药液挤入直肠,保留5-10分钟后排便。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
3、甘油溶液:
50%甘油溶液具有润滑和刺激肠壁双重作用,适用于粪便嵌塞患者。能软化干硬粪便并促进肠蠕动,通常与生理盐水配合使用。灌入后需保留10-20分钟,操作时注意控制灌注速度。
4、肥皂水:
0.1%-0.2%软皂溶液通过降低表面张力清洁肠道,现已较少使用。可能引起肠黏膜刺激和电解质失衡,禁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病变患者。配制时需使用医用软皂,禁用家用洗洁精。
5、中药灌肠液:
根据辨证选用大黄、蒲公英等中药煎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治疗。药物保留灌肠需控制药液温度在38-40℃,灌注后建议保持卧位1小时以上。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灌肠操作前应评估患者肛周皮肤状况和凝血功能,操作时保持合适体位并控制灌注压力。保留灌肠后建议平卧30分钟以上以延长药液作用时间。日常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培养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出现持续排便困难或便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高血压患者灌肠需监测血压变化,孕妇及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灌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