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破裂通常发生在分娩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即宫口扩张至3厘米以上时。
胎膜是包裹胎儿的薄膜,内含羊水,在分娩过程中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胎膜破裂分为自然破裂和人工破膜两种情况。自然破裂多发生在宫缩强度增加、宫腔内压力升高时,表现为突然流出清亮液体。部分孕妇可能出现高位破膜,即胎膜上方小孔破裂,羊水缓慢渗出。人工破膜则由医护人员在评估后实施,用于加速产程进展。
1、胎膜早破:
若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发生率约10%。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发生感染或脐带脱垂等并发症。孕妇应立即平卧,记录破水时间、羊水量及性状,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或催产素。
2、延迟破膜:
约15%孕妇直至宫口开全仍未破膜,此时医护人员可能建议人工破膜。破膜后可观察羊水性状,若呈绿色提示胎儿可能存在缺氧,需加强胎心监护。破膜后通常宫缩会增强,产程进展加快。
分娩期间建议保持左侧卧位,避免剧烈活动。破膜后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观察有无发热等感染征象。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宫缩间隙可进行拉玛泽呼吸法练习,第二产程配合助产士指导正确用力。产后注意会阴清洁,使用产妇专用卫生巾并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