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的生存期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可显著延缓进展,部分患者甚至实现逆转。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益精养肝。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有足"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24周为一疗程。
一、肝纤维化分期与预后:
肝纤维化根据病理分为F0-F4期。F1-F2期属于轻度纤维化,通过抗病毒、戒酒等干预,肝脏功能可长期保持稳定,预期寿命接近常人。F3期属进展期纤维化,5年内约30%可能发展为肝硬化,需密切监测肝功能。F4期即肝硬化阶段,5年生存率约80%,若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则降至50%。
二、关键治疗措施:
病因治疗是核心。病毒性肝炎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酒精性肝病必须严格戒酒。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者需控制体重和血糖。中晚期患者可联合使用扶正化瘀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必要时考虑肝移植评估。
三、日常管理要点: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水肿,每日食盐不超过5g。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每3-6个月复查肝脏弹性检测、甲胎蛋白和腹部超声。
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对肝脏修复至关重要。夜间11点前入睡有利于肝细胞再生,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注意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接种甲肝、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烹饪方式建议选择蒸煮炖,减少烧烤油炸食品摄入。家属应学习肝性脑病早期识别方法,如发现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