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光疗、白蛋白输注、肝酶诱导剂等方式治疗。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黄染加重、嗜睡等症状。
1、光疗:蓝光照射能分解胆红素为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适用于血清胆红素>15mg/dl的患儿。治疗期间需遮盖眼睛及生殖器,每4小时翻身并监测体温。
2、白蛋白输注: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可与游离胆红素结合,减少核黄疸风险。适用于胆红素>20mg/dl或早产儿,需配合光疗使用。
3、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可激活肝酶UGT1A1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口服3-5mg/kg需连续使用3-5天,对母乳性黄疸效果显著。
4、益生菌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能减少肠肝循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红素排泄。需与奶液混合服用,每日2次。
5、中药退黄:茵栀黄口服液含茵陈、栀子等成分,具有利胆退黄功效。新生儿每次1/3支,每日3次,用药不超过7天。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避免进食蚕豆及辛辣食物,每日保证8-12次哺乳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吸吮力,皮肤黄染超过胸部或足底时需立即复诊。出院后定期监测经皮胆红素值,早产儿建议补充维生素D3增强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