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接种前后需注意观察体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剧烈活动、记录接种反应、及时就医咨询。
1、体温监测:接种前需测量体温,确认无发热症状。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可用温水擦拭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需就医。
2、皮肤护理:接种部位需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摩擦。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一般2-3天自行消退。出现化脓感染需及时处理。
3、活动限制:接种后避免剧烈运动或游泳,减少哭闹刺激。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有助于减轻接种后不适感。
4、反应记录:详细记录接种时间、疫苗种类和身体反应。常见反应包括食欲减退、烦躁哭闹,通常48小时内缓解。出现持续呕吐、抽搐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
5、异常处理:接种后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过敏症状需紧急送医。与医生保持沟通,了解疫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确保接种安全。
新生儿疫苗接种后需加强营养补充,母乳喂养者母亲应保持饮食均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建立完整的预防接种记录档案。出现异常反应时及时联系社区医院或儿科专科就诊,确保获得专业医疗指导。